服务保障加快实体经济振兴发展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上,青岛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杨光介绍了服务保障加快实体经济振兴发展三年行动阶段工作成效。2022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全面落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市委关于加快实体经济振兴发展的部署,组织开展为期三年的服务保障加快实体经济振兴发展专项行动,制定三年行动意见和各年度实施方案,创新“产业链链长+链主+检察长”制度,推出惠企“服务包”260余项,联系走访企业880余家,发送检察服务手册和法律风险提示,帮助解决司法需求1100余个。开展服务保障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以及招商引资、科技创新、土地利用、人才集聚、产业融资、安全生产等八个专项行动,办理的50余件涉企案件入选最高检、省检察院典型案事例,一批经验做法被国家发改委、全国工商联、国家标准委、省政府和最高检、省检察院转发推广,为企业投资兴业、实体经济健康发展营造公平、公正、透明、可预期的良好法治环境。
在案例发布环节,第八检察部、知识产权办公开发布青岛某时装有限公司重大消防安全事故隐患民事公益诉讼案、赵某等人假冒注册商标、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案、孙某林等假冒注册商标、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同时,对记者提出关于服务保障加快实体经济振兴发展三年行动的意见涉及内容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