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报记者此次发布全市检察机关公益诉讼“高质效”案件典型案例的背景是什么?案例主要有哪些特点?
第八检察部主任王南南:本次典型案例发布的背景主要有三点:一是公益诉讼检察工作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2024年底,最高检印发了《关于推进公益诉讼高质效办案的意见(试行)》,公益诉讼检察工作进入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在此节点上发布“高质效”案件典型案例,正逢其时。二是贯彻落实公益诉讼“精准性”“规范性”工作要求。最高检精准研判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所处的新阶段、面临的新形势,提出了突出“精准性”“规范性”的新要求,省检察院也积极部署该项工作,此次发布的案例,充分体现了该要求,对推进全市公益诉讼案件高质效办理具有很好的规范引导作用。三是为全市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提供实践经验和案例样本。案例作为检察机关办案形成的司法产品,是总结检察工作经验、诠释法律精神的重要载体,也是最鲜活、最生动的法治教材。此次筛选发布“高质效”案件典型案例,以案释法、以案促教,通过高质效办好每一个公益诉讼案件,讲好检察故事,传播法治正能量。本次发布的案例主要具有三方面特点:一是公益保护多样,贴近群众生产生活。这批案例涉及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国有财产追缴、大气污染整治、食用农产品安全、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问题,这些案件都与老百姓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息息相关,折射出公益诉讼保护公益的重要价值。二是协同保护有力,办案效果显著。检察机关始终坚持公益诉讼“督促之诉”“协同之诉”的功能定位,与行政机关同向而行、同向发力,共同致力于公共利益的有效保护。三是监督措施全面,案件质量过硬。针对检察公益诉讼涉覆盖领域广、专业性强等特点,一方面,借助“益心为公”志愿者、特邀检察官助理、专家学者参与办案,不断拓宽高质效办案的实现路径。另一方面,通过磋商、公开听证、检察建议等多种监督手段推动解决公益侵害问题,在检察为民司法中提供更多更优的法治产品。
齐鲁晚报记者青岛市检察机关在推动公益诉讼检察高质量发展方面,有哪些经验做法?
四级高级检察官梁红:一是提高公益诉讼立案门槛,从立案关口即做好精准和规范。聚焦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拖而不决的老大难问题,确保办理案件质效。就硬骨头、软钉子、法定职责不明晰、问题治理久推不动案件,青岛市检察院充分发挥指导和示范作用,努力打造一批具有创新性、引领性、参考性的案件。二是突出“精准性”和“规范性”办案的基本要求。准确把握证据标准,依法精准选择监督方式,综合运用磋商、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建议、社会治理检察建议等多种方式精准监督,推动类案治理、社会治理,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良好效果。三是持续跟进监督,确保案件成效。常态化开展公益诉讼“回头看”工作,持续跟跟进检察建议整改情况,采取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公益诉讼观察员联合勘验现场等形式,直接查看整改措施,了解整改进度和效果,确保监督案件落地落实。
青岛广播电台记者下一步,为推动公益诉讼案件高质效办理,检察机关都有哪些设想和打算?四级高级检察官梁红:一是深化思想认识,在高质量发展上持续发力。聚焦“国之重任”和民生需求,运用好《青岛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公益诉讼高质效履职管理办法(试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四大检察”融合履职作用,强化综合保护和治理,在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中彰显公益诉讼检察担当。二是突出监督重点,在特色亮点工作上持续发力。立足青岛地域特色,围绕海洋经济、海洋污染源头治理等方向,打开服务保障经略海洋工作新突破点;围绕食品药品安全,无障碍环境建设,燃气安全,妇女、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权益保障等方面,加大案件办理力度,集中解决一批关涉群众切身利益、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的民生案件。三是强化问题意识,在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上持续发力。完善公益诉讼检察业务人才库,健全业务骨干常态化参与重大案件办理、品牌创建工作机制,大力开展实战化岗位练兵、业务竞赛,以案代训、以训促研、以研提质,培育一批素质高、能力强、业务精的检察办案人才,赋能公益诉讼案件高质效办理。
Copyright © 2017 青岛市人民检察院.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7022784号-1
技术支持:山东大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