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英英:走近控告申诉检察工作


[日期:2022-04-28 10:47:00]
来源:
作者:

青检君:今天,“‘四大检察’走近您”特别访谈邀请到的是青岛市人民检察院第十检察部副主任张英英。张主任,您好,欢迎做客,首先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第十检察部的工作职能?

张英英:第十检察部也称为控告申诉检察处,是检察机关的窗口部门,主要以12309检察服务中心为平台,负责群众诉求的受理、分流,承办刑事申诉、国家赔偿和司法救助案件,牵头检察机关保障律师执业权利工作。

控申检察工作呈现出三个特性:一是工作模式的业务性与交互性,控申检察工作不仅要精耕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还需要在处理群众诉求中与其他部门交互配合,完成对内牵头负责、对外沟通协调的重要任务,业务与事务常常相互交织、头绪庞杂。二是能力结构的专门性与综合性,做好控申检察工作既需要怀有“专科医生”的一技之长,还需要“全科医生”的知识维度,很多群众诉求和案件的处理不仅需要法学专业背景、熟悉检察业务工作,还要“跨界”熟知社会学、心理学等技术知识。三是思维思路的法律性与交叉性,做好控申检察工作不仅仅依靠传统的法学思维训练和严谨的逻辑推演,而且迫切需要将天理、国法、人情融为一体,需要将经验感性与司法理性深度融合。

青检君:感谢张主任的介绍。可以看出,我们第十检察部工作是检察机关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2019年,最高检部署开展“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工作。请您介绍一下,我们青岛检察机关这项工作的开展情况?

张英英:自2018年起青岛检察机关已经开始探索群众信访诉求电话沟通前置工作,2019年以司法责任制改革和内设机构改革委契机,积极推进员额检察官办案工作机制,探索实行群众信访“一二三四”工作法,也就是依据制定的《群众信访办理工作标准》,采取直接办理和层级审批工作模式,落实三项告知,告知受理情况、告知分流去向、告知回复期限,实行电话、短信、当面和书面四种答复方式,推行以后群众知道了反映诉求是否受理、分流到哪里、办理结果如何,避免了大量首次信访转化为重复信访,实现矛盾在源头解决。青岛检察机关在全省率先实现七日内程序回复和三个月实体答复双100%,检察日报头版头条刊发青岛工作经验,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接待室”“山东省人民满意政法单位”“青岛市为民服务示范岗”“青岛市三八红旗集体”等荣誉。

青检君:说到矛盾源头化解,最近在全市控申检察工作会议上,我们聘请专业人员担任简易听证员。请您介绍一下什么是简易听证工作?

张英英:涉法涉诉简易听证呈现出“程序简单、听证员专业、效果突出”三个特点,主要目的是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群众诉求及时就地化解矛盾工作机制,引入第三方力量参与矛盾化解,努力把信访问题在第一时间、第一地点解决到位。这是检察机关进一步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12309检察服务中心接访大厅实体功能,落实“信访矛盾在首办环节能化解尽化解”的重要举措。2021年第十检察部专门制定出台了工作制度,成立了由信访专家、心理咨询师、值班律师等组成的专家咨询委员库,充分运用第三方及时开展简易听证工作。今年将探索对长期反复信访、年老体弱或行动不便以及民间矛盾引发的重复信访案件推行上门听证制度。

青检君:从近年来司法实践看,“因案致贫”是部分当事人贫困的直接原因。近几年,我们推动司法救助工作从无到有、从有到精。请问,青岛检察机关在开展国家司法救助工作助力“精准脱贫”方面有哪些亮点?

张英英:诚如您所说,检察机关开展国家司法救助工作是帮助“因案致贫”当事人走出生活困境、体现人本关怀的直接措施,也是助力“精准脱贫”攻坚战和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第十检察部先后制定出台《检察机关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工作办法》《检察机关未成年人司法救助工作标准》等制度,开展“助力脱贫攻坚”“关注困难妇女群体”等专项司法救助活动,对内实行司法救助背书制度,充分调动办案部门检察官移送救助线索积极性,对外加强与政法委、乡村振兴、民政等单位的沟通交流,主动积极作为,争取各方支持,重点对进入检察环节的因案致贫返贫当事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妇女群体、军人军属等群体积极予以司法救助,健全多元化救助工作格局。自2017年以来救助1279人1971万元,切实防止因案致贫返贫,司法救助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马某友司法救助案例被评为全省优秀司法救助案例。

青检君:看来我们在司法救助工作中形成了一批可圈可点的经验做法。下面一个问题,是关于构建新时代检律关系的。我们知道,加强法律职业共同体建设是维护法律尊严、实现公平正义的根基。今年市检察院人代会报告提到,充分尊重和保障律师执业权利,建立律师会见、阅卷专门场所和网上平台,接待律师阅卷2.8万人次,监督纠正律师投诉63件,切实维护律师合法权益。请问,我们青岛检察机关在保障律师执业权利方面都开展哪些创新工作?

张英英:律师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律师执业权利的保障程度,关系到律师作用能否有效发挥、当事人合法权益能否得到切实维护,更关系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实现,检察机关对律师权利和执业活动的保障是基础。一方面是全面深化检律良性互动,去年两级院检察长带队走访司法行政部门和律协,召开联席会议共话构建法律职业共同体,今年我们将继续保持检律协作良好态势,积极探索四大检察、十大业务专项交流以及检律论辩、联合主题党日等形式,灵活多样常态化开展检律互动。另一方面是加大阻碍律师执业权利案件监督力度,今年将开展“畅通律师依法反映问题渠道,切实保障律师执业权利”专项活动,结合制定的《检察机关听取律师意见工作规定》,切实保障律师在检察办案环节合法执业权利。同时更加注重履行法律监督职能,针对律师反映强烈的疫情防控形势下犯罪嫌疑人被采取强制措施、送达看守所前的隔离期间,律师无法会见普遍现象,加强与公安机关沟通,加大阻碍律师会见案件办理力度,促进问题解决。

青检君:一般不了解控申检察部门的认为负责的就是群众信访工作,其实控申办案工作也占很大比重,在强化法律监督职能背景下,控申检察监督工作如何开展?

张英英:控申办案工作主要包括刑事申诉、刑事赔偿和赔偿监督工作,刑事申诉案件主要是对已经生效的检察机关处理决定和法院裁判进行监督,今年我们实行院领导包案办理工作机制,落实首次申诉案件调卷审查、听取申诉人或其委托代理律师意见、公开听证等硬性要求,切实提升办案质效。目前我们十分重视申诉文书的规范性和说理性,将释法说理贯穿于办案全程,充分答疑释惑,回应群众诉求。对于刑事赔偿和赔偿监督案件,一直秉持“有错必纠、应赔尽赔”理念,建立层级审核把关机制,切实提升赔偿案件办理质量。这三类案件还有一个共性,就是可以看出司法机关是否存在办案不规范等问题,因此我们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主动开展反向审视,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建议,促进源头规范司法,深耕法律监督主业,做好控申检察监督这篇大文章。

青检君:段连才代理检察长在今年市检察院人代会报告上对今后5年的总体思路和2022年工作安排中提到,做实群众信访、司法救助、公开听证,努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请您简要介绍一下,今年我们控申检察的工作重点?

张英英:“争第一、创一流、走在前”是市院党组提出的明确要求,今年我们将根据“质量建设年”“作风能力提升年”工作要求,以服务保障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主线,从严从实从细抓好风险防范工作,深化构建协同共治信访格局、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重复信访治理、简易听证重点任务,推进诉源治理,构建信访新格局。以控申检察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聚焦办案主业,强化法律监督,加强院领导办案办理首次信访、阻碍律师权利、司法救助案件办理,主动开展反向审视,提升控申检察监督能力。以提升控申检察工作作风能力为主干,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畅通服务群众诉求渠道,持续推进控申人才培养,强化纪律作风锻造,为服务青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青检君:感谢市民朋友的陪伴,我们的“‘四大检察’走近您”特别访谈节目告一段落。今后,我们还将通过图文、视频、直播、访谈等形式,把更多精彩的检察故事带到您身边,也殷切期望您对检察工作能够一如既往地给予关心、支持,提出宝贵意见建议。

Copyright © 2017 青岛市人民检察院.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7022784号-1

技术支持:山东大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cn" target="_blank"> 鲁ICP备07022784号-1

技术支持:山东大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