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惩治犯罪是检察机关维护安全稳定的基本职责,也是“检护民生”专项行动的重要内容。2024年,普通犯罪检察部门在惩治犯罪、保护民生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呢?
第一检察部主任马洪斌:2024年在青岛市院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全市检察机关刑事检察部门聚焦主责主业,关注人民群众急难愁盼,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价值追求,扎实推进“检护民生”专项工作,切实实现以法治“力度”提升民生“温度”。
一是坚定护安维稳,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依法从重从严惩治重大恶性犯罪,严惩危害国家安全、故意杀人等重大恶性及严重暴力犯罪634人;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起诉涉黑恶案件12件120人,有力打击有组织犯罪,助力社会大局长久稳定、经济社会平稳运行。围绕“舌尖上”安全,严惩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等犯罪147人。围绕“钱袋子”安全,严惩集资诈骗、电信诈骗等网络犯罪1543人。围绕特殊群体利益保护,起诉虐待、养老诈骗等犯罪281人。围绕民生领域突出问题,开展医保诈骗犯罪专项整治,挽回损失600余万元;强化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办理破坏环境资源刑事案件370人,守好群众身边的“金山银山”。二是解纠纷护民生,有力构建青岛特色轻罪案件办理模式。严格坚持“小案不小办”的标准,依托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建立“一站式”速裁办案中心,推动刑事案件办理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涉民生民利案件。2024年,全市刑事案件审结率92.04%,速裁适用率52.81%,均居全省前列,创建刑事简案快结“青岛模式”。坚持做好矛盾化解,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即墨区院“鲁枫和畅·即简致和”、市北区院“鲁枫和畅·和融四方”品牌为引领,打造“鲁枫和畅·正义青枫”青岛特色轻罪案件办理品牌矩阵。2024年,全市检察机关刑事和解案件900件,同比上升25.7 %,刑事和解率创历史新高。三是守护公平正义,切实强化刑事法律监督。坚持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依法监督纠正执法不严、司法不公问题,会同公安、国安等部门推动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机制实质化运行,加大刑事立案、侦查监督力度,依法监督立案、撤案,侦查监督成效显著;加大刑事审判监督力度,对认为确有错误的刑事裁判及时提出抗诉,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法治时代网记者劳动权益是最基本的民生权益,本次新闻发布会上也多次提到运用检察监督保障劳动者权益,我们市检察院就这一问题有什么具体举措呢?
第六检察部主任王春:市院今年4月以来在全市检察机关部署开展了依法保障劳动者权益民事检察监督专项活动,集中办理了涉劳动者权益各类案件200余件,为劳动者追索报酬或挽回损失560余万元。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举措:一是持续强化对弱势劳动者的支持起诉。今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共提出涉劳动者权益支持起诉意见137件,为涉案劳动者追索劳动报酬450万余元。严格把握诉讼能力弱、应予支持起诉的标准,形成了“支持起诉+公开听证+司法救助”“检察支持起诉+工会法律援助”等工作模式。莱西市院与莱西市总工会协作办理的李某某等农民工追讨劳动报酬案,帮助23名农民工拿到工资,案件获评2024年度全省工会维护职工权益典型案例。二是横向一体化融合履职,合力保障劳动者权益。全市检察机关依法严厉打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通过追赃挽损为劳动者追回损失60余万元。其中,黄岛区院办理的张某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为21名劳动者追回工资近20万元。办理涉劳动者民事裁判结果监督案件45件。办理的吕某与青岛某大学劳动争议抗诉案,入选最高检劳动争议民事检察监督典型案例。督促行政机关对工伤待遇处理、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缴纳及工资专户等方面加强监管。黄岛区院办理的一起工伤待遇赔偿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案,仅15天即促成双方和解,使劳动者及时拿到工伤赔偿。三是对外联动建章立制,协同保护劳动者权益。市院与市总工会联合印发《关于协同推进运用“一函两书”制度保障劳动者权益工作的实施意见》,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李沧区院联合区法院、区总工会、区司法局、区人社局会签《关于建立新业态劳动者支持起诉协作机制备忘录》,推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支持起诉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黄岛区院与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会签《关于加强检察监督和劳动仲裁协作配合的实施意见》,发挥“检察+仲裁”联动,努力做好劳动者权益保障,最大限度化解劳动争议。半岛网记者从绿水青山到衣食住行,公益诉讼检察工作不断融入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我想问下,“检护民生”专项行动中,我市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在增进民生福祉、维护民生民利方面,有哪些经验做法?
第八检察部主任王南南:一是强化高质效办案意识,在高质量发展上持续发力。坚持办案质量、效率、效果三者的有机统一,注重可诉性、精准性、规范性标准,切实提高案件立案标准、办案程序、案件效果、后续监督等各个环节质量,严把案件入口关和出口关,通过公益诉讼案件的高质效办理,做实做优人民群众可感受、能体验、得实惠的检察为民实事。二是突出监督重点,在保障民生福祉方面持续发力。守护“舌尖上的安全”,办理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违规使用生鲜灯等案件72起,针对办案中发现的不安全食品召回制度缺陷,持续推动立法完善。坚持防风险于“未燃”,针对电动车消防安全、地下空间消防设施安全、危险化学品等问题,督促整治安全隐患2887处。以“无碍”促“有爱”,针对无障碍设施建设、使用不规范等情形,办理案件45起,督促整改无障碍设施289处,有效维护残障人士权益。防范“扫码有礼”骗局,督促下架快递外包装涉嫌消费欺诈的商业性二维码,在全市投放反诈提示,切实守好群众的“钱袋子”。三是持续跟进监督,在确保案件成效上持续发力。常态化开展公益诉讼“回头看”工作,持续跟跟进检察建议整改情况,采取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联合勘验现场等形式,直接查看整改措施,了解整改进度和效果,确保监督案件落地落实,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充分运用检察公益诉讼“力度”提升司法为民“温度”。
Copyright © 2017 青岛市人民检察院.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7022784号-1
技术支持:山东大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