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号,青岛电视台蓝睛App报道了一起公益诉讼案件。 位于浮山南麓的市级重点保护文物、国学大师王献唐之墓疏于管理,环境脏乱,检察机关因此启动公益诉讼诉前程序,监督行政机关依法履职,清理墓区并做好维护。现在,事情有了新的进展,崂山区文广新局将拨出专款用于王献唐墓的日常维护,并积极申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崂山区人民检察院也发出检察建议,建议行政机关在此基础上,加大对王献唐文化遗产的传承发扬,并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工作水平。
崂山区文广新局副局长张新村:
带着我们文物所的同志,现场去一次, 维修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我们能不能主动拿起扫把来。就是说,举手之劳的事情,我们贯彻思想、认识不到位。
12月5号,崂山检察院启动”文物保护、文化传承”专项监督活动,并邀请行政机关负责人、人大代表和王献唐的后人进行交流探讨。针对检察机关前期发起的公益诉讼诉前程序,崂山区文广新局负责人表示,将切实履职尽责,并拨专款用于王献唐墓日常维护,杜绝再次出现环境脏乱。
崂山区文广新局副局长张新村:
要拿出专款来,至少每年1万块钱以上,要定期地及时地清理维护。
王献唐:近代国学大师,被誉为“中国近300年来罕见之学者”。上世纪初叶, 王献唐曾在青岛生活、工作,对这座城市有很深的感情。1994年, 根据先生遗愿,他的灵柩从济南迁到青岛,安葬于浮山南麓。今年6月,崂山检察院发现王献唐墓疏于管理,启动公益诉讼诉前程序,监督崂山区文广新局落实责任,清理墓区。我们对此进行报道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有人大代表进一步建议, 将王献唐墓申报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筹建王献唐博物馆和王献唐文化陵园。对此,崂山区文广新局副局长张新村表示,省级文物申报工作已经启动,博物馆和陵园的筹建也将积极推进。
崂山区文广新局副局长张新村:
涉及的部门再多,我们也一一对接。 要积极地配合有关部门,把这项工作扎实推进。
崂山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宫华:
我区拥有多处珍贵文物资源,但多散落在各街道、各社区、在文物保护和文化挖掘,传承方面还缺乏有效的机制和平台。
活动现场,崂山检察院也发出检察建议,建议崂山文广新局以保护王献唐之墓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做好全区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
崂山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宫华:
开展全区文物梳理排查,按照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分门别类建立档案,申请专项经费,组织专门人员,完善保护措施,加强和各类媒体,学术研究机构的对接, 提升文物保护,文化传承工作成效。
第三方代表发言:
山东省人大代表刘海行、崂山区政协常委赵英华、崂山区政协委员刘鹏燕、《青岛晚报》记者刘卓毅纷纷表示,通过今天的活动,对王献唐先生的事迹、精神有了了解,也知道了检察院具有公益诉讼职的职能。
刘海行代表表示:法律的效力,政府部门为推动工作,做出的努力,以及社会各界助力,为以后解决类似的问题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范本。
王书林 青岛市王献唐研究会秘书长、王献唐先生重孙:
感谢检察机关对公益保护和文化传承的努力,研究会将专门组织人员配合推动王献唐先生墓申报省级重点文保单位、筹备王献唐博物馆、筹建王献唐主题文化陵园等三项重点工作。
崂山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毛永强主持仪式
毛永强检察长表示:“以公益保护为切入点,以专项活动为载体,崂山区检察院凝聚司法、行政、媒体等多方合力,在加强文物保护工作中传承文化,为品质崂山建设提供有力、有效的文化支撑,拓展和提升检察工作有效服务大局发展的渠道和效果,这既是我们的出发点,也是我们的落脚点。”
Copyright © 2017 青岛市人民检察院.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7022784号-1
技术支持:山东大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