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岛:“溯源治理”助力野生动物保护


[日期:2022-10-05 13:51:00]
来源:
作者:

“检察官,我们捕鸟只是为了保护自家的麦田和果园,没想到会触犯法律啊!”在青岛市黄岛区(西海岸新区)人民检察院对3起非法狩猎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召开的集中听证会上,涉案的6名当事人焦急地解释道。

原来,这6名当事人均系务农人员,在村里种了几亩果树和麦地,没想到在收获季节引来了小鸟啄食,果树粮食损失大半。为阻挡小鸟飞入果园和麦田,他们便购置了捕鸟用的粘网,架设在田地周围。架设拦网后果然有了成效,每天都会有小鸟粘在网上,其他小鸟也不敢接近了。

正当他们以为自己想出了好办法时,却被告知拦鸟粘网可能涉及刑事犯罪。经民警侦查,上述当事人捕获的鸟类均属“三有”保护动物。

案件移送黄岛区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后,线索被移送至公益诉讼检察部门。经初步审查,办案检察官认为上述违法行为人的行为损害了生物多样性,破坏了野生动物资源,侵害了社会公共利益,遂以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立案调查。

办案检察官进一步审查了解到,涉案的6人主观恶性较小,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失轻微,遂决定召开诉前听证会,邀请案发地的村集体组织代表担任听证员,进一步了解案情。

听证会上,当事人均表示已经认识到自身行为对野生动物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损害,今后将采取合理的方式保护果园,并将在村里从事与保护环境资源有关的公益劳动。听证员也表示,会积极协助涉案当事人进行生态资源公益劳动,并进行监督管理。

最终,综合考虑当事人的主观恶性较小且经济条件比较困难的现实情况,在充分听取听证员意见的基础上,检察机关同意由当事人以提供公益劳动的方式折抵应支付的损害赔偿金,从而实现对生态环境资源的替代性修复。

“我们在办案中发现,随着国家对野生动物保护力度的加强,野生动物原有栖息地的容量饱和,缺乏足够食物,它们便开始破坏周边的果树和庄稼。因此,野生动物与农业生产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野生动物保护衍生出的新矛盾。”黄岛区人民检察院相关办案人说。

为此,黄岛区人民检察院变“就案办案”为“溯源治理”,积极探索“检察听证+普法宣传+检察建议”的模式,对涉野生动物公益诉讼案件落实“应听证尽听证”原则,并结合办理的野生动物领域案件,积极开展普法宣传,针对辖区内危害野生动物案件频发、野生动物致损后农民得不到补偿等问题,向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建议引导鼓励农民采取合理方式保护农田果园、建立野生动物致损补偿机制以及加大对农村私拉粘网行为的巡查力度,从源头遏制非法猎捕野生动物行为的发生。

Copyright © 2017 青岛市人民检察院.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7022784号-1

技术支持:山东大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