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黄岛区检察院由原胶南市检察院、原黄岛区检察院合并而成。合并后的黄岛区检察院迅速实现了队伍、业务、管理等方面的有机融合,各项工作提档升级、跨越发展,服务大局、保障民生积极有效,得到当地党委和基层群众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荣获多项国家级、省级荣誉,最高检作出向黄岛区检察院等10个基层院学习的决定,为基层院树立了学习榜样。
黄岛区检察院是2012年底因区划合并,由原黄岛区检察院、原胶南市检察院合并成立的。合并后的黄岛区检察院领导班子成员多、部门重叠、队伍大、人心不稳。院党组及时提出“合和”理念,打破“老同事的偏心、老思维的旧心”,提炼出“检润黄岛、精公惟民”的黄检品牌和“激情实干、追求卓越”的黄检精神,队伍的思想渐趋统一,形成了“一支队伍、一股力量、一个整体”的和谐氛围。
2014年以来,黄岛区检察院各项工作整体跃升、跨越发展,连续获评全省无违法违纪无责任事故检察院、全省“六型”建设示范院、全省检察文化建设示范院、全国文明接待室、全国派驻看守所一级规范化检察室、全国检察宣传先进单位、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全国“守望正义——群众最满意基层检察院”和全国文明单位等10多项国家和省级荣誉,近期又获评全国模范检察院。
黄岛区委和青岛市检察院分别作出了向黄岛区检察院学习的决定。最高检作出向黄岛区检察院等10个基层院学习的决定。新华社、人民日报等24家中央和省市级媒体集中到该院采访,40余家检察院先后到该院考察学习。
1、以服务大局为己任,保障发展主动有为
坚持站在全局干检察,自觉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全力服务新区经济发展新常态。
一是全力保障高质量发展,制定了《关于服务和保障青岛西海岸新区建设的意见》《关于依法保障民营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加快发展的意见》等10余份规范性文件,实行涉企案件快速处置、重点项目跟踪服务机制,参与互联网金融风险整治、市场经济秩序整顿等专项行动,批捕122人。
二是全力保障安全发展,创建“事前联防、事中联治、事后联惩”安全生产检察模式,与七部门建立联席机制,与68家企业签订预防协议,开展安全生产警示教育宣讲42次,督促整改安全隐患46处,监督立案12件,约谈企业负责人24人,查办事故背后职务犯罪11人,快捕快诉安全生产犯罪52人,《经济日报》等10多家中央媒体予以报道。
三是全力保障绿色发展,制定《保障绿色发展实施意见》,建立“一体联动、精准防控、多维监督、跟踪修复”生态检察机制,监督移交线索12件,初查环境公益诉讼线索12件,提起环境公益诉讼3件,起诉危害环境犯罪14人,发出修复生态环境检察建议8份,《人民日报》等20多家中央和省市级媒体予以报道。
四是全力保障军民融合发展,制定《服务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意见》,设立检察官巡回服务办公室,定点联系军民融合产业重点项目9个,排查风险点14个,快速办结影响示范区建设案件5件。
五是全力保障民生民利,深化“五进两服务”活动,走访村居校企1214个,解决困难89件,发放救助金62万元。健全“信、访、网、电、视频”“五位一体”诉求受理机制,处理信访1343件,连续保持涉检到省进京“零上访”,央视连续4年宣传报道。
2、以司法办案为中心,法律监督坚决有力
瞄准检察监督主业,坚持以办案为中心,牢固树立双赢多赢共赢的监督理念,着力把功夫下在监督、把精力投向办案。
一是狠抓刑检工作不放松,按照上级部署要求,深入开展“扫黑除恶”“打霸治痞”“百城禁毒”等系列专项行动,严打影响群众安全感的各类刑事犯罪。四年来,共批捕4568人,起诉9246人,适用认罪认罚从宽程序起诉1500余件,不捕不诉799人,追捕追诉421人,立案监督112件,纠正违法127件,提请抗诉31件。
二是强化刑事执行检察监督,开展减刑、假释等专项检察活动,纠正刑事执行和监管活动违法129件,监督监外执行人员2598人,建议收监执行28人,防止脱管、漏管86人,监督审核特赦犯30名,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148件,办理的高翔羁押必要性审查案例获评全国羁押必要性审查十大精品案例。
三是构建民行监督新格局,设立全省首家派驻综合执法局检察官办公室和法院执行局检察官办公室,办理民行监督案件247件,提请抗诉、提出再审检察建议等65件,监督纠正行政执法案件77件,有力地维护了法治的权威和统一。
四是强化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成立“真情未检润心”工作室,创立以“蓝色维权、红色帮教、绿色护航”为核心的“三原色”未检工作体系,深化“捕、诉、监、防、帮”一体化工作模式,批捕起诉涉未成年人案件176人,关护帮教48人,做法被山东电视台报道,3件案例获评全省十大未成年人保护典型案例。
3、以五个过硬为方向,检察队伍训练有素
针对两院合并实际,依托“文化引领、活动促进、制度约束、问题驱动”四大载体,推动队伍深度融合、一体发展,“1+1>2”效应持续显现。
一是抓党建讲政治,建设以“学习贯彻新思想、坚定信念跟党走”为主题的党建阵地,将机关党委与政治处合并办公,层层列细落实党建责任清单,全员定期开展“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和“一支部一品牌、一党员一面旗”等创建活动,建立党支部工作经常性督察指导机制,构建起党组负总责、党组书记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协同抓、支部书记直接抓的党建工作新格局,形成“党建统领、文化引领、问责倒逼”的黄检管党治检新模式,队伍的政治素质显著增强。
二是抓文化转动能,秉承“文以化人、文以载道、文以强检、文以固本”理念,统筹形成“党建文化、精神文化、管理文化、环境文化、品牌文化”“五位一体”检察文化体系,将文化软实力转化为检察新动能,让干警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提升境界、涵养素养。
三是抓管理强纪律,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制定《领导干部“无为”问责靠边站实施办法》《违反纪律作风处理规定》,常态化开展“全员化覆盖、全视角督察、全过程留痕、全方位应用”检务督察,使规章制度落地见笑,以严管厚爱倒逼干警真抓实干。
四是抓练兵提素能,深化“全员化参与、专业化培训、实战化练兵”的“学习型检察院”建设,开展“如何办好案件做合格检察官”大讨论活动,实施青年干警业务导师、轮岗锻炼等综合素能提升工程,16人分获评全国网络安全竞赛业务标兵、全国民行检察优秀办案人、全国检察宣传先进工作者、全省十佳公诉人、全省优秀公诉人、全省检察理论研究人才、全省刑事执行检察业务能手等省级以上荣誉称号。
4、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重点工作提档升级
始终把创新、创优、创先作为检察工作科学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不懈谋创新、抓亮点、求突破。
一是抓检察人员绩效考核,破解管理难题。结合司法责任制改革,坚持一把尺子量业绩,秉持“简便管用、标准清晰、公开透明”原则,在全市率先创建了“定、评、奖、罚”“四位一体”工作绩效考核办法,配套制定《绩效考核奖励加分标准》、《绩效考核扣分标准》、《领导干部办案任务指标》等4个标准,初步实现了绩效考核的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有效破解了“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管理难题。
二是抓司法责任制改革,确保办案质量。先后遴选两批51名员额检察官,在案件多、人员少、压力大的状况下,推行“检察官+检察官助理+书记员”新型办案模式,实行检察官、检察辅助人员、司法行政人员“三类人员”分类管理,严格执行检察长、检察官、检委会权力清单,认真落实系统自动分案、领导带头办案、案件质量评查、错案责任倒查、办案质量终身负责等机制,确保“谁办案谁负责、谁决定谁负责”的司法办案件责任制精准落地,所办案件连续实现“无错捕、无错诉”目标,办案正确率为100%,12件案例获评全国全省检察机关十大典型案例、精品案例、优秀案例。
三是抓内设机构改革试点,激发检察活力。作为9个试点院之一,在全省率先开展内设机构改革试点,围绕突出专业化建设方向和提升办案质效的目标,整合原有15个内设机构重新设置成立刑事检察部、职务犯罪检察部等10个新部门,探索实行“捕诉合一”办案模式,有效强化了检察官的办案责任心,大大提升了办案效率、节约了司法资源,青岛市检察院李建新检察长对试点工作予以批示肯定。着眼做大公益诉讼工作,试点成立公益诉讼和行政检察部,联合区政府出台《关于配合检察机关做好行政公益诉讼工作的意见》,实行环保领域重大工程介入监督机制和公益诉讼内外部一体化办案机制,初查公益诉讼线索50余件,立查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3件,办理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案件10件。市委常委、黄岛区委书记王建祥予以批示肯定。
Copyright © 2017 青岛市人民检察院.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7022784号-1
技术支持:山东大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