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南区人民检察院办理了多起涉养老项目的经济犯罪案件,诈骗分子打着投资养老项目高额返息的旗号,利用老年人渴望健康、想要安度晚年的心理,通过前期“免费体验”“免费旅游”等诱惑,取得老年人的信任,让他们相信诈骗团伙所宣传的投资前景,在高额利息的诱骗下,逐渐减少防备心,从而落入诈骗分子的陷阱。
为了更好帮助老年人识别养老诈骗的层层套路,守护好百姓“养老钱”,该院通过分析多起案件,为老年人定制专项反诈套餐,营造全民反诈氛围。
反诈套餐一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很多老年人来说,出门旅游已经成为他们欢度老年生活的首要选择。诈骗分子利用老年人节俭的生活习惯,组织低价、免费旅游宣传各类养老服务项目,让老年人在吃喝玩乐的过程中逐步受到迷惑,并通过组织各类宣讲会分发小礼物,取得老年人对组织者的信任,使他们对诈骗分子进一步推销和宣传各类投资项目产生兴趣,逐步落入不法分子非法集资圈套。
对此,检察官提醒:老年人参加旅游项目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如旅游过程中遇到投资项目宣传,一定要提高警惕,谨防投资诈骗。
反诈套餐二
通过分析近年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各类涉养老项目的经济犯罪案件,不难发现诈骗分子对外公开宣传的各类投资项目花样繁多,其中很大一部分都以老年群体为集资目标,以老年客户感兴趣的养老服务为切口,以投资养老基地、出售养老保健品等项目为名,深度迎合老年人需求,通过实地参观、免费体验等方式,取得老年人的信任,并承诺保本返息等高额回报,描绘养老项目的未来,促使老年人逐步相信诈骗分子宣传的投资前景,诱骗老年客户投资各类养老项目。
对此,检察官提醒:正规投资理财项目收益与风险必然并存,而诈骗分子以承诺保本高息为诱饵吸收投资,该类机构的资金运作、流向都不明晰,“馅饼”的背后必然是不法分子处心积虑设计好的陷阱,老年群体一定要对此保持高度警惕心,守护好自身财产安全。
反诈套餐三
近年来,有许多老年群体遭遇过不法分子的温情陷阱,诈骗分子通过对老年群体的深度关怀,对他们嘘寒问暖,以“养老帮扶”为噱头,开展各种送温暖活动,以取得老年人信任为前提,进一步开展各类养老诈骗活动。更有部分老年人在对诈骗分子放下警惕以后,将自身财产状况、各类个人信息都如实告诉诈骗团伙,导致个人信息泄露,更有甚者造成大量财产损失。
对此,检察官提醒:要高度警惕各类温暖背后的冰冷陷阱,注意妥善保管个人信息,对于小恩小惠要保持防备心,不要轻信他人,尤其涉及钱款问题,要提高警惕,多咨询告知家人,必要时可报警求助。
反诈套餐四
“只要五万元就能治好您的糖尿病”“这是特质手表,带上就能疏通血管”……随着近年来保健品市场的火爆,加之老年群体对自身健康的关注,诈骗分子以销售保健品、免费体检服务、保健医疗服务为噱头对老年群体实施诈骗行为,将各类没有正规生产商的保健产品打造成能治各种疑难杂症的“神药”,严重威胁到老年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对此,检察官提醒:老年人随意购买所谓的“特效药”,相信被包装出来的“神医”,不仅会造成老年人自身的财产损失,更会让自己的身体健康受到影响。因此,面对疾病及养生需求,老年群体及其家人一定要从正规渠道获取科学的保健知识,到正规医疗机构就医,这样才能更好保障我们老年群体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下一步,该院将进一步依法严惩各类涉养老诈骗案件,持续加大防范养老诈骗宣传力度,提高老年群体法律意识和法治思维,切实维护好老年群体的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
Copyright © 2017 青岛市人民检察院.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7022784号-1
技术支持:山东大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