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检青年】“书悦青检”,白树文:一张图一座城一个迷思


[日期:2018-12-11 16:18:12]
来源:
作者:

你会因为什么而爱上一座城,是一本书,一个故事,一段记忆,或一个值得牵挂的人。

说来好笑,我人生第一个有无限好感的城市是巴黎,而喜欢它的理由居然是因为一张地图。初中学习地理时,会观看各种行政区划图,当我打开巴黎的城市图时,我猛然地喜欢上了它,并且一直未变。

一眼望去,巴黎就像一颗雕琢过的宝石,随着地图着色的不同而变幻着品质,可以是耀眼的钻石,可以是低调的蓝宝石,也可是奢华与迷思并存的祖母绿。但这些并不是巴黎最美的所在,因为一个行政图可以无限细致,放大边角,宝石的棱角就会不再明显,从而成为一坨坨不可明状的物体。就在这时,一条银链穿城而过,让整个城市有了意义,那就是塞纳河。是它让巴黎变得灵动,是它让巴黎充满诗意,是它让巴黎从一座遥远的生硬的城市变成可以挂在胸前或额顶的吊坠,让人不禁想好好收藏。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同事有本书就叫《带一本书去巴黎》,我的巴黎梦又在心中蠢蠢欲动,一个引人的题目,再加上做旧的封面都是我最喜欢的书籍感觉,于是我把它借了回来。可是当我打开这本书时,我反悔了,因为这虽然是一本游记,但里面却充满了各种我听说过却不喜欢的名字:罗伯斯庇尔、路易十六、马拉、雅各宾派,这些在法国大革命中将别人推上断头台,再把自己送上断送台的名字,这是一个我所不熟悉的巴黎,也是作为一资深小白的我所不能接受的乱世。

巴黎对我来说就是卡西莫多在巴黎圣母院撞钟的身影,是基督山在香榭丽舍大街30号里的微笑,甚至是在遥远的圣彼堡安娜口中吐出的流利法语,我知道它有奢华的香气,我也知道它有贫民的泥水,但就像那张行政地图一样,再不堪的巴黎也是我心中永远的宝石。就连作者写作的主线,法国大革命也是美好的,我只记得法国大革命是一次彻底的革命,彻底推翻了帝制,是自由与民主的表达。

一切的抗拒与反感,让我不得不又重新翻看此书的首章。沉下心来发现,作者带的书不是别的,是雨果的《九三年》,正是法国大革命如火的时候,而作者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也是中国最缺书最为火热的时候,他带着阅读饥渴症,带着这本革命的书来到了巴黎,按图索骥。

虽然,对于一个不懂历史,方位感不强,又各种美学无能的我来说,看这样一本游记是艰涩的,但作为同样的阅读饥渴症患者,本着宁可错看一千,绝不放过一本的精神,我跟着作者林达先生,漫步了法国,重新回到那个如荼的年代。本以为一本囫囵读完的书,会和其他网文、时评一样成为过眼烟云,谁知就是这本书不但让我开始啃读林达先生的其他书籍,也不知不觉中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让我重新解读什么叫革命。

那个火把,是卢梭死后也挣扎着挤出棺木,点亮人类前路的明灯;那个被热情的人们攻占的巴士底狱,里面却只有七个犯人;还有那个罐子,存放着路易十六在大革命中死去的十岁儿子的心脏。

作者游走的每一步,都带着人类精神解放的朝气,却又同时揭开朝气上的沉重。先贤祠里,是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可是入住者的进进出出却让人反思不已。至于协和广场更是一个浓缩巴黎所有历史的地方,曾经是王权的炫耀场,后来变成了自由的象征地,能直接把巴士底狱的大石头拿来修广场,再后来变为血流成河的断头台展览,两年中一千多人丧生刀下,再到拿破仑集权时代,匆匆搬走断头台,还未来得及修什么,波旁王朝又回来了,一个纷乱的无绪的时代,一个无所适从的广场,这与我们的某些时代,某些场景何其相像。

作者在描述协和广场时,这样写到:断头台随着恐怖时期的结束被迁走,空余一个残存的“女神”和一场“自由”的噩梦。。。。。。。我的心中不禁一阵悲凉。那些先贤,那些人们有什么错,他们不过是在追求自由、平等、民主这些基本的权力,可为什么却会带来如此多的伤害,而静观我们的世界,就像福尔摩斯所说:“一切都是历史的重复,阳光下也没有什么新奇的东西”,这样的革命,这样的热潮,这样的冷酷一次次地上演。是什么让我们在追求的道路上偏离了方向,又是什么让我们善良的心中充满了邪恶。

下笔千言,却离题万里,还是让我以林达先生的另一本书的另一段引用作结吧。

“人们无法通过邪恶的手段来达到美好的目的。因为手段是种子,目的是树。人类必须为所有的人类冲突找到一种解决办法,一种排除复仇、侵略和报复的办法。在你反对一切罪恶和暴行的时候,就必须同时放弃任何不正当的手段。” ----马丁·路德·金 在诺贝尔和平奖授奖仪式上的演说。

Copyright © 2017 青岛市人民检察院.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7022784号-1

技术支持:山东大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