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时被欺凌的你,长大后为何开始欺凌他人?


[日期:2019-11-13 16:50:00]
来源:胶州市检察院
作者:黄英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这是《笑傲江湖》里一句脍炙人口的台词。细细品来,果真如此。即使在相对单纯的校园里,学生之间,偶尔也会产生或大或小的矛盾,甚至会出现一些所谓的“熊孩子”,以欺负别人为乐——这,就是让老师、学生和家长都深恶痛绝的校园欺凌,它不仅严重影响了学校教学的正常秩序,还伤害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付海,就曾经是一名校园欺凌的受害者。不堪的遭遇在他幼小的心灵上刻下了深深的伤痕,及至成年后,仍无法释怀。可悲的是,付海并没有采取理性的方式来解开心结,而是选择了一种以暴泄愤的错误方式,最终伤及无辜,也葬送了自己的前程。

事情,还要从付海的学生时代讲起。因为打小身体瘦弱,不爱言语,再加上学习成绩不好,家里也不富裕,在一些霸道的高年级学生眼里,老实木讷、无人关注的付海就成了“最佳消遣品”,有事没事就找他麻烦,欺负他。面对“家常便饭”式的校园欺凌,弱小的付海不敢反抗,也不敢告诉父母,只能不声不响地默默忍受,暗自生闷气。直到上完初中,这场持久的“恶魔般的经历”才得以终结。

初中毕业后,付海没有继续上学,而是找了份保安的工作。工资虽然不高,但总算生活上有了个着落。从表面上看,付海循规蹈矩,按时上下班,日子一切如常。然而,在波澜不兴的外表下,是内心被屈辱划破的伤口,经年累月,本以为早已结痂,没想到稍不留意,仍会轻易地被撕裂,随之而来的剧痛、狂躁,如火山般瞬间迸发,灼伤理智。

面对困境,廖一梅曾说过一句很有哲理的话:人应该有力量,揪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从泥地里拔起来。然而,付海缺乏的,恰恰就是这种力量。更为可惜的是,在他身边,无论是家长还是朋友,都没有能够帮他排解的人。

那是2016年3月份的最后一天,时值付海休息。中午12点左右,他一个人,鬼使神差地来到了学校附近转悠。路上三三两两放学回家的学生,让付海不由自主地又想起了当年被欺负的遭遇,内心瞬间爆发出复仇的火焰。

碰巧,当付海走到学校外的一个开放式居民区里,看到前面有一个女学生在独自行走。突然之间,付海萌生了一个邪恶的念头:“欺负她!摸她!”于是,他就悄悄地跟在这名女学生的后面,伺机行凶。

走了一段,当女孩拐到一条小路上,付海见四周无人,突然疾步上前,从后面一手捂住女孩的嘴,一手揽住她的腰,强行把女孩往旁边的单元门里面拖。在楼道的隐蔽处,付海猥亵了女孩。离开时,付海威胁女孩,不许和家长说,要不就要她好看!看着女孩恐惧的表情,付海突然有种“扬眉吐气”的感觉。

据付海事后回忆,当时他的心里其实很害怕,可就是觉得挺“解气”,还想再欺负一下这个女孩,就在小区周围转悠。当天中午1时许,在单元门附近,付海居然又看见了之前的那个女孩,立刻上前,强行把她逼到了之前的楼道里面。在楼道一楼里面,他再次对女孩实施了猥亵行为……

过了一段时间后,付海发现没有什么动静,心想那个女孩果然被自己“镇”住了,肯定像自己以前那样,默默忍受屈辱。于是,趁着中午休息,他又回到学校附近转悠,想再遇到那个女孩。结果,被学校里的老师发现,将其扭送至派出所。

在胶州市人民检察院,办案检察官提审付海的时候,问他什么要猥亵女学生,他说:“我就想找个老实人欺负欺负。以前别人欺负我,我不敢吱声,现在也想欺负别人,让别人不敢吱声。”至于为何想到要猥亵女生,付海说,以前他上学时,也看到有耍流氓调戏女同学的,他这是“有样学样”。

最终,胶州市人民检察院以强制猥亵罪对付海提起公诉,法院依法做出判决,被告人付海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零五个月。

曾经的受害者,为何竟变成了施暴者?从付海的故事里我们意识到,那些原本以为“都是小孩子闹着玩,我们小时候也是这样过来的”小事,居然会对孩子的一生带来不可逆转的实质性影响和精神上的长久伤害,甚至会造成他们无法弥补的惨痛代价,不得不让人警醒。

检察官说

谈及此案,胶州市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黄英说,对于校园欺凌的施暴者来说,他们存在不同程度的攻击性行为,如果欺凌行为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和管教,会形成一种畸形的人生观,那就是:“暴力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有效手段”,一旦遇到冲突,容易“以暴制暴”。对于校园欺凌的受害人来说,如果不能够给予很好的保护和引导,他们可能会因此变得也暴力起来,把自己曾经遭受的暴力施加到其他人身上,如文中的付海一样,也可能会留下永久的心理伤痕,在充满暴力和恐吓威胁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很难以健康的心态对待他人和面对人生。

所以,在孩子人生观与世界观建立的宝贵时期,家长应该多与其坦诚交流,真正关心他们的需求,给予必要的心理疏导和亲情的抚慰,同时要帮助孩子树立法律意识,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正确面对和妥善解决校园欺凌。此外,学校在积极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同时,可以把心理测试、心理矫正引入校园,对症下药,防患于未然。

(文中涉案人员均为化名)

Copyright © 2017 青岛市人民检察院.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7022784号-1

技术支持:山东大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